银丝飞扬发飘香
1931年出生的日本知名女作家曾野绫子,在1972年写了〝戒老录〞这本著作,高龄长者揶揄她:〝你还那么年轻,能有什么见解!〞她在后记里写下〝即使屈辱也要活下去〞〝迎风飞扬的飘逸乌发,鲜嫩水灵的妖艳红唇,是少女青春的特权,这是一种人生状态。而两眼昏花,浑身衰老病痛,亦是一种人生状态。〞既然所期望的状态,并非小心翼翼就能保持不变,那又何必要忧虑烦恼呢?
1982年,她检视她的旧作,又对晚年生活归纳出必要的四点,即宽容,体验,断念,回归。14年后的1996年,她引用〝旧约圣经〞的话:〝我们是赤裸着来到这世上的〞,我们被给予的,全部是伟大的恩惠。因此,她强调,老年人自己要背负起发现幸福的责任。
曾野绫子今年已经78岁了,更加有资格以银发族的身分发言。她的作品,台湾天下杂志社在2007年12月出版了由姚巧梅女士翻译的〝晚年的美学〞乙书;中国大陆山东人民出版社也在2008年10月出版了由金文学翻译的〝戒老录〞,改韦名为〝我想这样年老〞。我手头上这本大陆版的戒老录是新近在上海的书局发现的,精辟的见解,开明的观念,读之令人心悦诚服。
界定老年与否,全看自己的心态。日本国宝级医师日野原重明从75岁开始撰述有关银发族的种种体验,他在90岁时出版的〝生命的礼物〞,畅销逾120万册,是日本年纪最长的百万作家。他强调无论活到几岁,都可以挑战新事物,不管环境如何,人生都可以是彩色的。
残酷的现实是,〝结婚也好,不结婚也罢,不论是谁,到最后都是一个人。〞(日本女性主义学者上野千鹤子名言)曾野绫子则认为生活的自立及有自由的心灵,是度过美好晚年最好的心理建设。
年轻时,觉得离衰老十分遥远,常常虚度光阴;中年时,又忙于事业生计,等到步入年老之时,只有徒乎奈何。其实,在曾野绫子心中,反倒是退休後的日子,是可以恣意的完成最终的梦想,也可以随心所欲的去享受静谧或者是孤独的美感。她对年老的看法是,随年龄增长,生命就更加有味,也会有更多的新发现,悠遊中年以后所重新开创的新视野,新的人生。她以为人在变老时无法阻止外观的老化,但有创意,积极向上,对生命自信的态度可随时存之於心。同时,寻找自己的生活乐趣和目标,才能克服如影随形的寂寞感。
〝长江后浪推前浪,世上新人换旧人〞,急流勇退,适时的让位给更年轻的人,包容,善解,关怀,爱护晚辈是一种很自然的行为,也是负责任的表现。像王永庆在90高龄,还朴朴风尘于道上,放不下庞大的事业版图;像某些政客,已经七老八十,还非我莫属的尸位素餐,她都无法苟同。在曾野绫子的眼中,倚老卖老是愚蠢的,妄自尊大是不足取的,更不可故步自封。老年人切忌渴求名利,地位,功勋奖章,更别渴望立碑塑像等歌功颂德之事。在文学艺术领域中,她获有声誉,但她只想静悄悄的走,像一阵风般地不留痕迹。不强求,要有克制力,做个坚强的长者就是她的切身体验。
不是所有人都可享受银发之乐,或天不假年,或穷苦无依,或自我封闭,有太多的意外或无常左右了人的命运。而青壮年在未老之前能分享他人的年老智慧,是很大的福份。正在老去的银发族,抓住当下的每一个幸福,更是福气中的福气。有如此的际遇,就要感恩,就值得祝福。
夕阳之美,还须要海天一色来陪衬。银发族随时要保持幽雅的仪态与风度,整饬衣着,注重礼仪细节。金钱身外之物,该花则花,健身,旅游,聚会,购物,韦报杂志,观赏歌剧或电影,有时享受乐趣是要代价的。邱永汉的花钱哲学:〝花掉才是赚到的〞,对於银发一族特别适用。
银发族的天空可无限的宽广,随时记着和反省着,你有多么爱别人,以及有多么被人所爱?你的生活是多么的无愧于天地良心,全家和乐融融,即使居住陋室,淡饭粗食,只要悠闲自在,怡然自得,也就不虚此生了。
(2009.12.07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