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
 

客家土樓話滄桑(上)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一度引起美國五角大厦緊張,從衛星照片中發現在福建西南部,有數千座呈巨型蘑茹狀的建築物,極似核子彈的發射基地,這是 1985 年的事。

同年 12 月美國諜報員貝克和他華裔妻子,以攝影師身份深入閩西南鄉村,很驚訝的看到原來這些蘑菇狀建物是奇特的民居,而且它們已經存在山間幾十年、百餘年、數百年、甚至千餘年了。

真是「藏在深山無人問,一旦曝光天下知」。 2008 年通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後,更是聲名大噪。

沒有親臨其境是很難體會土樓之美的。這種特殊的建築,頗具濃厚的人文色彩,它是中原客家先民,為了逃避兵荒馬亂,舉族南遷,輾轉跋涉,在閩西南的崇山峻嶺之中,覓得一塊開濶的盆地、百頃荒原,就地取材建造出集合居住、防禦功能於一身的土樓民居,奇妙的建構和變化多端的造型,充分展現先民高超的夯土建築技藝和智慧。

現存的土樓中,最早的建於西元 769 年,距今已有 1200 多年。據估計,永定地區就有將近兩萬座土樓,南靖也有一萬五千多座,其他如平和、詔安、漳浦、華安等地各有數百座,它的形狀有圓形、方形、五角形、橢圓形、八卦形、半月形、交椅形等等,真是千姿百態變化多端,從空中(或高處)鳥瞰,有如一幅美麗的圖案。

我在 2009 年 9 月 27 日 上午從厦門坐專車前往閩西永定土樓,在近午時分先在山下一家農宅用餐,主人笑逐顏開的說中午要準備十來桌的菜肴饗客,這個荒郊野外鳥不生蛋的地方,突然變得遊客絡繹於途,無疑是拜土樓之賜。

餐畢,坐上車,司機沉穩的握著方向盤在盤山公路上馳行。兩邊的坡地和小溪間,但見土樓星星點點,突然在一個急轉彎處,眼前一片豁然開朗,山坳裡出現有名的「四菜一湯」土樓群。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


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大家下車在亭閣上往下鳥瞰,盡情拍照。這「四菜一湯」就是最具特色最名聞遐邇的田螺坑土樓群。之所以有「四菜一湯」的美名,是因為由上往下看去,四座圓樓簇擁著一座方樓,很像一朶怒放的梅花,更像四個圓盤小菜加上中間裝湯的方盅組合而成的梅花餐。

親臨其境,這土樓群的每一座土樓都有一個很有意義的名字,包括步雲樓、和昌樓、振昌樓、瑞雲樓和文昌樓。每座樓都是三層高, 每層 20 到 30 個房間不等,據專家考証,各座樓之間都是採用黄金分割比例( 2 ﹕ 3 或 3 ﹕ 5 或 5 ﹕ 8 )而建造的。其實,先民哪䁱得什麽黄金分割律,他們憑籍的是代代相傳的經驗,就地取材,用最普遍的紅土夯造一層層的房子,不經意間創造出世界奇跡。

( 2009.10.11. )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松間明月 的頭像
    松間明月

    松間明月的部落格

    松間明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