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教育法的啟示之二
八.感謝雙親,供養祖先(第五章)
(一) 不懂得感謝父母與祭拜祖先的家庭,最容易產生問題兒童,由於盡心感謝父母並細心供養祖先,獲得奇蹟式效果的人很多。
(二) 憎恨父母的人生悲劇:
1. 不管是為了什麽事而憎恨父母,最後被憎恨所傷害的還是他本人。當憎恨的箭頭指向父母時,因有父子、母子密切的特殊關係,所產生的反應會特別強烈。
2. 憎恨父母的人往往詛咒自己的誕生,會產生”我是順便生出來的”,”副產品”或”父母性慾的犧牲品”等想法,對人生失去活下去的意願,而受到莫名奇妙的自卑感所困擾,他的婚姻生活,通常不會幸福。
(三) 家庭是人生旅途上的”精神道場”
1. 在家不能孝順父母,在工作場所也會跟上司合不來。一個人在家裡的生活也許別人很難深入了解,可是從他在社會生活上的表現可以觀察出來,因那些都是心理投影出來的。
2. 人生來就是有孝心的,孝順父母是人的本性,由於孝順父母才能發現人生價值。對父母滿懷感恩之心的人,往往能快樂的迎接光芒四射的燦爛人生。
3. 找些感謝父母,或讓父母高興的事來做。要經常打掃祖墳或祭拜祖先,對家鄉的父母要常問好,報平安,並常寄些老人家喜歡的禮物,找機會對根部樹幹謝恩。懂得培養根部,使樹根強壯,那麽,相當於枝葉的子孫才得以繁榮。
九.性教育就是愛的教育(第六章)
(一) 人.時.地三者配合的性生活是無限優美的,同時是幸福的源泉。違背了它,必引起性道德的混亂,不但對個人命運,對國家命運也會導致危機,羅馬的覆亡,便是一例。
(二) 性教育是什麼?
1. 應以更廣泛的眼光來談論這問題,它涵蓋肉體(生理)、精神、愛情層面。
2. 是一套完整的循環過程: 從小小的一個卵子受精,開始成長,而後逐漸起了變化,區分男女,接著降生人世,再經由兩性的互相吸引,結成夫妻、生子,這是一套完整的循環過程。
3. 再從精神,愛情方面來看,嬰兒期沐浴在父母的愛裡過日子。長大後,離開父母而獨立,接著嚐到父母之愛,然後生育孩子,過著只付出愛的日子。不久,孩子們逐漸長大各奔前程,就嚐到離別之愛,過了一段時間再有了孫子,更體驗到另一種不同的,新鮮的愛即祖孫之愛,就這樣不斷地演出人間戲劇而度過一生。
4. 沒有比人類的生長與發展更富戲劇性了,二十幾年的生命裡,小小的嬰兒長大成人,一面體驗生命的奧秘,一面展開他複雜的人生,這些神祕十足的學問,就是性教育的一部分。
(三) 看起來令人膽寒的種種行為:
1. 一般而言,提起與性有關的話題,不必想得太多,盡量根據科學簡單地處理,而且不須覺得淫穢,把話說得好聽一點即可。孩子的心裡其實一點都沒不潔或淫亂的地方,只是父母在窮緊張而已。
(1) 幼園生: “娃娃從那裡來?” Ans: “從媽媽肚子裡爬出來的。”或”媽媽跟爸爸一起睡得很舒適時,神抱娃娃來的。”
(2) 幼兒看到狗交尾問”狗狗在幹什么?”Ans: “那是狗爸爸把小狗種子交給狗媽媽嘛!”
2. 玩性交遊戲的女孩:
(1) 小學一年級兩個小女孩裸著全身相互擁抱,母親看到,一時不知所措,馬上把鄰家女生趕出去。然後把女兒帶到神龕前罰跪,向祖先告罪,母女雙雙跪下念誦一小時的”甘露法雨”謝罪。
(2) 建議媽媽對孩子說: “前幾天罵你罰你好像過分了一點。媽請教過一位老人家,他說這不算壞事,所以今天向你賠不是。長大後正式相愛結過婚後,就可以那樣做了。”
(3) 父母應了解孩子也許只是基於好奇,或求知心理而模倣,不必過分緊張。
3. 對自慰行為有興趣的三歲女孩:
(1) 這幼小孩子的問題,其實都是父母心境的反映,問題不在孩子。
(2) 她的丈夫主張多產,孩子多多益善,她卻感覺窮於應付,夫婦一直存有隔閡,夫妻生活顯得極不融洽,孩子做出自慰行為,可說是象徵著那一對夫妻的心境。
(3) 亦即,媽媽心裡也許想這麽去滿足性的需求。因而對於生孩子的問題,夫妻倆需要談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法,孩子的行為,往往是一種示警。
4. 抱著媽媽內衣睡覺的男孩:
(1) 小岩女士有天發現內衣全不見了,竟然在小學六年級男孩房裡的床上發現。媽媽知道孩子抱著母親的內衣睡覺時,因刺激太大差點暈倒。且擔心長大後是否會變成色狼而覺事態嚴重。
(2) 此現象叫戀物症,愛情轉移到象徵女性的皮膚上,這位媽媽從小孩嬰兒時期起,就缺乏皮膚接觸(如抱起來親親等)表示慈愛的機會。因此,孩子渴望母愛,終於抱緊媽媽內衣(最接近母親皮膚的東西)睡覺。
(3) 對這種症狀(病),首先應從與父母親和解(解除恨父母的念頭)和感謝(感恩)著手。另方面,對孩子也積極地做皮膚接觸(抱起來親一下或模模孩子的頭)的母愛表現。
5. 姊(六歲)弟倆用身體做實驗:
(1) 日野女士有天發現兩姊弟在房間裡認真地相互檢查生殖器官。她不驚動孩子,走開後過一會兒再出現在孩子房間,對他們說:”剛才你倆在---?”
(2) 姊弟兩人一付正經的表情說: “為什麽姊姊尿尿的地方沒管子?我倆詳細檢查後,才知道只是比較小,但還是有,就安心了。”
(3) 這位媽媽開始沒大聲責罵是對的。媽從旁輔導,在輕描淡寫,有意無意的情況下,不著痕蹟自自然然學習,相當理想。
6. 三歲女孩就喪失處女?
(1) 性教育座談會後,立川女士留在會場訴說:”我在三歲時喪失了處女,現在結婚生子了,我應不應該告訴丈夫真相,向他懺悔?”
(2) 像這樣,自己認為犯了錯而自責,就可能發生種種事情。這位女士算不上喪失處女,自始就是清淨無瑕。沒有自覺的遊戲式的性交,不可能變成非處女。這樣安慰她,她才安心回家。
7. 搜集色情相片的男孩:
(1) 梅田女士有天打掃中學二年級男生房間,無意中打開抽屜發現一大堆色情相片,格外震驚且失望。
(2) 喜歡女人裸體照,不能硬指孩子墮落。性本身不存在著美不美,污穢或清淨等等爭議,這完全要看人的心理而定。
(3) 孩子搜集女性裸照,也不必大驚小怪,如果這種年紀還沒那種興趣的話,才要擔心呢?
8. 高校生回家時間的問題:
(1) 問題: “小姑娘到了晚上十點鍾才回家,可以嗎?”大部分家長都回答說: “要信任孩子,不必干涉太多。”
(2) 一位媽媽堅決反對: “我絕對不允許女孩子在脕上十點以後回家。”這位家長是位女醫師,曾經處理過無數次高校男女生亂交後要求她幫忙解決的事例。
(3) 中學高校生不能遵守父母的教訓,父母不能貫徹自己的主張,這裡存在著今天家庭教育上的棘手問題。
(二)這麼做就不會發生問題:
1. 今天是性開放的時代,電視畫面,街頭廣告,雜誌畫刊,漫畫冊都充滿色情,經常碰到不能跟孩子一起看的尷尬埸面。對性問題的見解有夠多叫大人手忙腳亂的問題。單靠表面上的嚴加管教,根本不可能,也不易讓孩子遠離色情埸面。故從心理方面著手,由內向外放出光芒來消除黑暗是當務之急。
2. 針對成年人的性知識,應瞭解的要點有三:
(1) 孩子是神所賜與的: 孩子是由大生命孕育出來的生命個體,視孩子為神賜的,天賜的,心裡抱著感恩的心情,這樣對孩子的生長來說是一股最大的力量。孩子其實也是父母的導師,有個嬰兒選我家當做人生學校來入學的話,理應大開門戶表歡迎。
(2) 存於夫妻間相互吸引的愛的神秘問題: 夫妻渾然一體,圓滿調和,夫屬於授(給與),妻就是受(接受)。丈夫是天,妻子是地。像針、線又像弓、箭的關係,各自的天職分明,夫剛直,妻柔軟,在此狀態時會生下了不起的嬰兒。
(3) 該知道自己從母親肚子裡生下來的神秘性: 真正的人類不是物質,也不是肉體,是靈性的存在。自己從母肚生下來,是父母的愛所造成的機緣。所以向父母謝恩,是等於對自己的誕生及對自己的人生祝福。能為自己誕生於這世界給予祝福,是件了不起的事實,看著身邊自己親生的子女,期待並且想像個個都是好孩子。不難,只要自己先表現上述好孩子的樣子,讓父母高興就可以了。對父母感謝是第一要件,能做到這一點,子女的性教育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。
(四) 存在於性教育背後的問題:
1. 是性教育?或性器(生殖器官)教育?
假如性教育只重科學性的知識傳授,不帶有情緒或愛情的認知,那麼,受教者在青年期多半會產生種種心理障礙。
2. 性的人時地三相配合:
(1) 食色性也,色(性)是自然賜給生物的本能,本身沒有善惡或清淨污穢之別。
(2) 這種本能在人類社會出現時,只要人時地配合的話,性是美、樂、光明,是幸福的基礎。反之,就是污穢的,必然引起爭端,釀成混亂,而變為醜惡,成為禍根。
(3) 性道德一旦混亂,將會招來個人命運,國家命脈的危機,羅馬的滅亡,就是由於性的腐敗。
(4) 性教育的基本觀念中,對孩子的誕生,應持有”敬畏生命”的觀念,這是非常重要的。
(5) 男女結為夫妻,也是宇宙的莊嚴法則之一,是極其重要又神聖的行為。從這個角度看起來,陰陽相結合這件事,就是一件極光輝的事。大家能對性的看法從根本上改變,不管活到幾歲,都能展開婚姻所創造的幸福人生。(沈瑞南于2000.01.整理)